云和曾有“浙南油库”之称,6万多亩油茶山连绵不绝,每年产量数以吨计。前些年,由于树种老化、效益低下、散户经营等原因,油茶产业由繁荣转向衰败,并一度在农业产业链中消失。去年以来,这失踪的产业慢慢复苏,在云和镇、紧水滩镇及大源等5个乡镇,油茶种植面积渐渐扩展至6000多亩,种植的形式也发生根本性变化。
土地流转让云和油茶基地重新复活。近日,9万多株用于油茶造林的茶苗已运入基地,开始油茶复活之旅。云和有83%的油茶通过土地流转形式流入、合作社及油茶种植大户手中。
通过土地流转,目前散户经营油茶的状况大大改观。土地有了委托人,许多农民转而到县城从事二、三产业,*没有了后顾之忧。